一时之间,殿内鸦雀无声,气氛逐渐变得压抑起来。
众官明显感觉到龙颜不悦。
众官都明白‘政绩’的重要性,更遑论是想要千古留名的皇帝。
跪在地上的官身体抖如筛糠,恐惧如潮涌上心头。
“张大人糊涂了,朕怎么不记得,朕的大盛有国师?”
皇上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,却如同重锤敲击在官张大人心头,他的身形一软,脸上的血色霎那间退了个干干净净。
众官中几个人低垂着头,眼神在空中有着瞬息的交换,随后便收回视线。
他们的动作没有瞒过陆棠,又怎么可能逃得过高坐朝堂的皇上。
只是在这养心殿中,没有对与错,只有利和弊。
立场不同,角度不同,那么利和弊自然也不同。
陆棠夫妇如今对皇上和大盛的影响太大,严重损害了文官的利益,他们焉能不抓住这个机会打压。
可从皇上的角度出发,陆棠夫妇如今的态势,正好可以压制文官,却又不能压制太狠,让陆棠他们失了牵制,恃宠而骄,生出不该有的心思。
所以原本他是想借着官稍稍收一收陆棠夫妇的心思,没想到却触碰到了他的底线。
他要平衡朝堂,又要流芳千古。
官因着皇上的一句话,就知道自己完蛋了。
果不其然……
“张大人年事已高,脑子糊涂了,难以秉承大任,就此告老还乡吧。”
官的身体仿佛失去支撑,如同烂泥一样软在殿中,被太监架了出去。
皇上看着拖下去的官,忽然庆幸当初丘鸣蝉拒绝担任国师一职的事情。
这种事,他自然不会在史册上过多着墨。
在他的治理下,他的大盛人才辈出,国泰民安,外敌不敢来犯。
而这,也只是个开始。
想借着薛青末追责一事就此揭过,许晏舟却知道陆棠高兴不起来,始终神色恹恹,连吃饭都没了胃口。
于是他变着花样开始让陆棠高兴。
就在陆棠心情稍稍好转的时候,有了五皇子的踪迹。
他被薛青末一行人绑走了!
听到这个消息,众人脸色都很不好看。
且不说五皇子是否有谋逆的心思,就算是有,那也是皇家之事。
前脚战事和谈,后脚就将大盛皇子绑了算怎么回事。
“皇上,此事还要从长计议,贸然发出警告,恐会引起局势不稳。”
“还要如何从长计议,他们是故意以此示威,否则怎么会绑我天家皇子!”
皇子被掳走,对大盛而无异于奇耻大辱!
所以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,便是隐瞒下来,因此知道这件事的人极少,百官也不是全部都知道。
许晏舟被召集入宫,商讨如何救回五皇子,便听到朝堂上的争吵。
一部分认为不易大张旗鼓,毕竟只是他们查到的蛛丝马迹,根本没有证据证明五皇子在敌营。
另一部分,则依赖火器的强大,试图以此威胁岐国交出皇子,但这无疑会变得人尽皆知。
皇上阴沉着脸一语不发。
虽然没有证据,但消息是方闻洲派人查出来的,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在岐国,且是被薛青末在路上掳走。
他们一定是提前探查好五皇子的路线,从而迎过去的。
皇上想到一路上这些人利用他给的便利将自己儿子掠出大盛,心头便压不住的邪火。
赤裸裸的藐视!
或许因为这两年大盛火器一鸣惊人,让整个大盛在周边国家有了不一样的地位,皇上多少有些飘飘然。
加之嚣张善战的岐国都主动进京求和谈,皇帝心中对自己和大盛的认知便有所不同。
如今他们如此藐视皇权,他比以往更加愤怒。
众臣吵得厉害,那部分想要召集兵马直压岐国边境的话,很是让皇上心动。
若是以此为借口扩大一些疆土,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。
“你认为岐国为何赶在这个节骨眼绑了四皇子?”
“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大盛国库不盈,已经禁不起再一次的战争!”
“越是这样,我们就越不应当退缩,无论如何都要战上一战!”
“战?拿什么战?把你家底掏空都不够五万将士一个月军饷的!”
官员说到这里,众人不约而同想起一道身影。